查看原文
其他

京城文化漫步 | 老舍笔下的老北京风情录

司新丽 北京印迹 inBeijing 2022-04-01


京城文化漫步

在北京这座历史深厚的城市里,每一个院落都有很多故事,每一处历史文化街区都是一本关于城市的书,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也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文艺作品中。“京城文化漫步”栏目专注于发掘书·影·音中的北京印迹,带领大家寻访北京文化故事的发生地。有空的时候,不妨带上这张“文化地图”,以文艺的角度漫游北京的大街小巷,在现实场景中体验一场跨时空的旅行,感受北京这座古都的历史脉络。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老北京多而集中的作家。


他在《想北平》中写道: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可见,老舍对老北京爱之深刻。

老北京是老舍创作的源泉,

老舍的创作与老北京水乳交融。


老舍在老北京整整生活了42年,对老北京非常熟悉。他曾说过:

我生在老北京,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仁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老北京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


老舍对老北京的熟悉及其作品中所表达的热爱,使他成为老北京最突出的记录者。老舍笔下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虽是虚构,但人物和情节所赖以存在的地点和环境多为真实的,这种描写,恰似一张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旅行图,也说明了老舍对老北京有着真切的感情。


老舍笔下呈现的老北京的真实,首先表现在他作品中提到的地域街道、名胜古迹以及胡同店铺基本上都是真名经得起查对。

比如《骆驼祥子》中祥子活动的主要地点是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和西山等,这些地方都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经过遍查张仁忠著《北京史》和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北京史》以及东城、西城、海淀等区的地名志,发现老舍作品中有230多处是老北京真实的地名


其中30多处地名,比如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小羊圈胡同、北海、护国寺、隆福寺等地,都是下层市民聚居和活动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老舍在作品中提到最多的地方是北海,在不同的著作中前后被提到五十多次;其次是他在《四世同堂》里描写的那个葫芦状的名不见经传的“小羊圈胡同”


在老舍写的一些散文里也曾多次提到过这条小胡同:

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


这条胡同也是老舍的出生地,胡同狭窄短小,两侧皆为平房住宅,位置就在护国寺北边,现在谐音为小杨家胡同。


《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

小杨家胡同,清末称羊圈。据传,后因内有杨姓大户,遂根据胡同走向与规模分别改称大、小杨家胡同。此胡同规模较小,故称小杨家胡同。我国著名作家老舍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生于巷内8号院。该院现基本保持原状。


小羊圈胡同(小杨家胡同)


老舍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路线有10多条与实地相一致。


比如《骆驼祥子》中祥子牵着骆驼从军营逃回的具体路线是:磨石口—金顶山—礼王坟—八大处—四平台—南辛庄—魏家村—南河滩—红山头—杏王府—静宜园—海淀—西直门,这条线路的方位、地形以及顺序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


舒乙的《谈老舍著作与老北京城》中也指出:“老舍笔下的老北京是相当真实的,山水名胜古迹胡同店铺基本上用真名,大都经得起实地核对和验证。”


其次,老舍作品中人物的生活背景也大都有据可考

《骆驼祥子》中老舍把曹先生的住宅安排在“景山前街至文津街”,祥子曾在曹宅里拉包月,虎妞到曹宅里来找祥子,威胁祥子说她“有了”。他们边走边谈话的路线就是由北长街走到北头的三座门,再到景山前街和文津街。老北京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条街,老舍非常熟悉这条街,并认为“景山前街至文津街”是最美的街,因此他就把这条街上的建筑景物作为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地理背景。《北京市地名志》记载的情况与老舍作品中描述的场景极为相似。


《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

景山前街,清朝属皇城,光绪时称三座门(《京师坊巷志稿》),因此街路北偏西原建有三座门,故而得名,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景山前街、景山东前街。


《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

文津街,东西走向,东起北长街与景山前街相接,西至府右街与西安门大街相连。清代为西安门大街东段,因在西安门内,1911年后,改称西安门内大街。1931年,因国立北平图书馆将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保存的《四库全书》收藏进馆,故改称文津街。街上有金鳌玉栋桥,始建于明,又名御河桥,今称北海大桥。东、西原有明代所建牌坊各一,西称金鳌,东称玉栋。桥南为中南海,桥北为北海公园与团城。北海西侧为北京图书馆分馆。两侧风景优美,有北京市最美的大街之称。


可见老舍作品中的空间描写并非出自想象,而是真实的描摹,可见老舍对老北京的熟悉。

金鳌玉栋桥


老舍笔下人物的居住场所多是胡同四合院白天可以听到街头经过的有轨电车的声音(《离婚》),晚上可以听到鼓楼的鼓声(《赵子曰》);小贩的叫卖声时常穿越人物居住的深寂小巷(《赵子曰》);人物漫游或相会的地方是东四、西四、东单和西单牌楼,北海公园的金鳌玉栋桥、积水潭、北海、中央公园等京城标志性建筑。这些地方是老百姓经常光顾的场所,距离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老舍故居都很近。


《离婚》中老李和他全家周末去东安市场逛街,后去游览隆福寺,恰好在此撞见了他心仪的女子。1949年前,此地多为小商贩、小手工业者聚集之处,也是普通民众购物休闲常去之地。《骆驼祥子》中祥子经常去的地方是天桥。《四世同堂》中老舍的笔触遍及老北京的小胡同、大杂院、街头、城郊、乡村、商店、戏院、旅馆、学校、古庙、广场、妓院、监狱、刑场乃至伪机关等。


老舍借写真实的地理环境作为小说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景,以其鲜明的生活色调来反映老北京古都近百年来的民俗形态。正是因为有了人物的存在和活动,老北京才成了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都市。


内容来源:《北京档案》杂志

作者:司新丽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京城文化漫步 | 汪曾祺的北京足迹

京城文化漫步 | 记忆中的老北京,听老舍讲讲“向往的生活”

京城文化漫步 |《芝麻胡同》里的那些地儿都在哪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